建立您的家庭 “雲端音樂” 系統 (一)
拜資訊科技發展之賜,網路應用改變了絕大多數人的生活方式與習慣,不僅在工作上大幅依賴電腦及網路,即便是休閒也離不開電腦與網路。
您是否曾經開啟您在電腦裡存放音樂的資料夾,算看看裡面到底有多少音樂?十首?二十首?百首?也許您自己都不會相信,這些可能來自舊有CD轉出來,或是以各種方式所取得的音樂已經遠遠超過您的想像,這些音樂都是您曾經喜歡或是正在瘋狂追尋的。
但是,您都怎麼聆聽這些音樂呢?抓到MP3或手機裡?還是依舊委屈的窩在電腦前?不論是哪一種,您都已經與真正聆賞音樂的方式脫節;現在正逐漸興起的是結合了家中現有的音響系統及電腦音樂伺服器的音樂聆賞方式,利用家中既有的HiFi音響系統或是床頭音響系統優異的播放音質,搭配電腦龐大的儲存空間,如此即可建構起一種新的音樂聆賞方式。
那到底要如何在音響系統上播放電腦裡的音樂呢?您可能馬上有了這個疑問;很好,您會這麼問,表示您對這方式還蠻有興趣的。這當然不會是再把音樂放進MP3、手機或是音樂播放器裡,然後拿到音響系統那兒去播放,如果真是這樣子,那也未免太不上道了些。我們既然有網路,就善用網路的頻寬與特性,利用網路將電腦與音響系統連接起來,當然,無線是唯一的目標,否則還要牽一條長長的網路線,光用想的就沒勁了。
沒錯!利用無線方式建立一個無線的音響系統,音樂來自於您的電腦,但是您可以陷在沙發裡或是躺在床上享受高音質的音響系統播放您摯愛的音樂,對於每天必須面對各方不同壓力的現代人來說,這不就是夢寐以求的享受嗎?
近來,”雲端” 這個詞大量的出現在網路應用上,而這種無線的音樂聆賞就可以算是一種雲端的應用,這樣先進的技術用在家庭休閒娛樂上,”雲端音樂” 豈非樂事一樁?難不難達成?看下去就知道了。
扯了一大堆,究竟這條看不見的線要如何連接電腦與音響系統呢?目前,至少有三種方式可以拉起這條看不見的線,分別說明如下。
首先,在數年前,無線影音的設備採用的是廠商自訂的無線通信協定,利用2.4GHz或是5GHz的免費頻段,建立發射端與接收端,將音樂 (或視頻) 透過發射端設備以類比或是數位的方式傳送至接收端,再由接收端轉換 (或解碼) 送至影音系統上。而這類的應用多半是家庭影音系統所採用,將訊源與播放系統以無線方式連接起來。這種方式的好處是不限制訊號來源設備,但問題就是一個 “貴” 字,雖然至今價格已不似以往那般高不可攀,但也有不少平價的取代的方案出現。
第二種則是目前最輕易能夠達成的,透過一台支援WIFI無線網路的DMA (digital media adapter) 就能夠在家用的無線區域網路中立刻完成這個連線;這個方式只要在電腦的作業系統中進行少數幾項設定,再將DMA連上無線網路後與音響系統連接上就完成了,大概只需要十來分鐘就能夠開始享受無線音樂帶來的快感,唯一要注意的地方是這種應用對於音樂格式的要求會隨不同廠商方案而不同,不過普遍的格式,如MP3、WMA都屬標準格式之列,只要您的音樂格式不過於偏門,還不致於有什麼問題。
最後一種方式屬於傳統技術但算是新的應用,以往這種無線技術在客戶端僅止於收接,如今則是將發射端的技術整合了USB的介面,讓電腦成了家庭中的 “廣播電台” ,這麼說應該明白了吧,嗯~,沒錯就是FM射頻技術。這種應用與家庭的無線網路無關,而是利用FM射頻傳送電腦中播放器所播放的音樂送至家用音響系統裡的FM接收機,也就是FM收音機,只要家中FM接收環境干擾不多,聲音也是在可接受的水準以上。
利用FM射頻結合USB介面的方案,在電腦端與一般設定USB音效卡差不多,主要是有一個設定發射頻率的介面,調整至與收音機相同頻率就能夠完成連接並傳送音樂;這也是在三種方式中最平價的方案之一,而且沒有音樂格式的限制,管它APE、FLAC、real audio或是任何冷門的格式,只要播放程式可以播,也就可以傳送出去。
“雲端” 看似遙遠,但是 “雲端音樂” 卻是唾手可得,如何架設與應用,留待下回分解嘍! |